好好活就是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
Kingdo Station
中国工农革命史

中国工农革命史

1924
1月
第一次国内革命开始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亦称“国民革命”或“大革命”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与中国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孙中山在共产党帮助下,主持召开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6月
黄埔军校成立

1924年6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在广州东郊的黄埔建立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通称黄埔军校。

1925
3月
孙中山逝世
7月
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1926
3月
毛主席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7月
第一次北伐战争开始

1926年5月,叶挺独立团等部作为先头部队,出兵援助被吴佩孚军队击败而退衡阳的第八军唐生智所部,拉开了北伐进军的序幕。

7月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北伐动员令及《告将士书》《告士兵书》《告广东人民书》《告海外侨胞书》。

7月北伐军迅速攻占长沙;

8月击溃吴佩孚主力,随即挥师武汉;

9月吴佩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第四军特别是叶挺独立团在两湖战场上英勇杀敌,屡建奇功,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立下了不朽功勋,赢得“铁军”的光荣称号;

11月攻南昌;

12月北伐军不战而下福州,至此基本消灭孙传芳主力;

1927年3月北伐军先后攻占上海、南京.

1927
第二次国内革命

 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十年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为反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而进行的革命战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阶段。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3月
毛主席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4月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8月1日
南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又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
起义由周恩来、贺龙、李立三、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8月7日
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是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严重危机时刻,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销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派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9月
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是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严重危机时刻,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销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派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10月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
4月
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28日(三月初九)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原宁冈县龙市镇)胜利会师.

井冈山会师后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二次北伐
二次北伐,指北伐战争的第二阶段。1928年,国民党领袖蒋介石联合冯玉祥、阎锡山和李宗仁发动对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战争。因国民政府自称这次战争是第一次北伐战争的继续,故称这次战争为“二次北伐”。
1928年4月7日,蒋介石在徐州誓师北伐。在击败军阀张宗昌后,张作霖被迫撤回东北,途中被日本关东军炸死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中华民国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
10月
毛主席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1月
毛主席发表《井冈山的斗争》
1929

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军第4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挺进;

3月,红4军东进入闽;

4月, 红四军前委给中央的报告中提出“争取江西,同时兼及闽西、浙西”的战略计划, 在《星火燎原》中提及;

5月,红4军再次入闽;

7月, 闽西苏区基本形成;

12月
古田会议

会议解决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殊国情中建党、建军的历史性难题,对中国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因而在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毛主席发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1930

1月,江西红军独立第2、第3、第4、第5团等部合编为红军第6军;

4月,闽西地方武装组成红军第12军;

6月,红4、红6、红12军组成红军第1军团。

8月,红1军团与红3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和总前委书记。10月,红一方面军攻克吉安,成立江西省苏维埃政府.

1月
毛主席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5月
毛主席发表《反对本本主义》
10月
 中央革命根据地, 中央苏区形成
第一次反围剿

1930年10月,蒋介石纠集10万兵力,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红一方面军4万人,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共歼敌1.3万多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

1931
1月
中共苏区中央局成立

1931年1月15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县小布成立。在周恩来未到任前,由项英、毛泽东先后代理

2月
第二次反围剿

1931年2月,国民党当局又调集20万军队,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红一方面军,仍坚持“诱敌深入”的方针,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在5月中下旬,连续取得五场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7月
第三次反围剿

1931年7月,蒋介石亲自任总司令,随带英、日、德军事顾问,率兵30万人,依仗重兵,采用“长驱直入”战术,分三路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依然使用“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避敌主力,打其虚弱”,前后3个月,歼敌3万多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

9月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11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举行,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并选出63人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项英、张国焘任副主席。大会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苏维埃政权的性质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其“全部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

12月
周总理来到中央苏区
1932
2月
东北全境沦陷
12月
第四次反围剿

1932年12月,国民党调集30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红军在周恩来和朱德的指挥下,采取声东击西,大兵团伏击,集中优势兵力,坚决围歼的作战方针,消灭敌人3个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3
1月
中共临时中央由上海迁入中央苏区
5月
毛主席发表《反对本本主义》
8月20
毛主席发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

这是毛主席一九三三年八月在江西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工作会议上所做的演说.

必须注意经济工作 – Kingdo Station

9月
第五次反围剿

1933年9月, 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对中央根据地,蒋介石动用50万兵力,分路“围剿”中央红军。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李德等人先推行“军事冒险主义”策略,后在敌人的猖狂进攻面前采取“拼命主义”,最后发展成“逃跑主义”,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十月
毛主席发表《怎样分析农村阶级》

这个文件, 是毛泽东同志一九九三年十月为纠正在土地改革中发生的偏向, 正确地解决土地问题而写的, 曾由当时中央工农民主政府通过, 作为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标准.

怎样分析农村阶级 – Kingdo Station

1934
1月23日
毛主席发表《我们的经济政策》
1月27日
毛主席发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10月
开始长征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1935
1月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

10月
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2月27日
毛主席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936
2月
1936年2月,毛主席填词《沁园春·雪》

10月
红一, 红二, 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长征结束

12月
毛主席发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2月12日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提出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逼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12月28日
毛主席发表《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
12月28日
毛主席发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1937
7月
七七事变
9月
国共第二次合作, 全国抗日统一民族战线形成
9月22日
取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号,名义上加入国民政府
12月
南京沦陷
1924
1月
第一次国内革命开始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亦称“国民革命”或“大革命”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与中国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孙中山在共产党帮助下,主持召开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6月
黄埔军校成立

1924年6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在广州东郊的黄埔建立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通称黄埔军校。

1925
3月
孙中山逝世
7月
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1926
3月
毛主席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7月
第一次北伐战争开始

1926年5月,叶挺独立团等部作为先头部队,出兵援助被吴佩孚军队击败而退衡阳的第八军唐生智所部,拉开了北伐进军的序幕。

7月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北伐动员令及《告将士书》《告士兵书》《告广东人民书》《告海外侨胞书》。

7月北伐军迅速攻占长沙;

8月击溃吴佩孚主力,随即挥师武汉;

9月吴佩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第四军特别是叶挺独立团在两湖战场上英勇杀敌,屡建奇功,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立下了不朽功勋,赢得“铁军”的光荣称号;

11月攻南昌;

12月北伐军不战而下福州,至此基本消灭孙传芳主力;

1927年3月北伐军先后攻占上海、南京.

1927
第二次国内革命

 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十年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为反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而进行的革命战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阶段。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3月
毛主席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4月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8月1日
南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又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
起义由周恩来、贺龙、李立三、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8月7日
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是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严重危机时刻,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销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派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9月
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是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严重危机时刻,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销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派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10月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
4月
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28日(三月初九)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原宁冈县龙市镇)胜利会师.

井冈山会师后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二次北伐
二次北伐,指北伐战争的第二阶段。1928年,国民党领袖蒋介石联合冯玉祥、阎锡山和李宗仁发动对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战争。因国民政府自称这次战争是第一次北伐战争的继续,故称这次战争为“二次北伐”。
1928年4月7日,蒋介石在徐州誓师北伐。在击败军阀张宗昌后,张作霖被迫撤回东北,途中被日本关东军炸死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中华民国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
10月
毛主席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1月
毛主席发表《井冈山的斗争》
1929

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军第4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挺进;

3月,红4军东进入闽;

4月, 红四军前委给中央的报告中提出“争取江西,同时兼及闽西、浙西”的战略计划, 在《星火燎原》中提及;

5月,红4军再次入闽;

7月, 闽西苏区基本形成;

12月
古田会议

会议解决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殊国情中建党、建军的历史性难题,对中国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因而在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毛主席发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1930

1月,江西红军独立第2、第3、第4、第5团等部合编为红军第6军;

4月,闽西地方武装组成红军第12军;

6月,红4、红6、红12军组成红军第1军团。

8月,红1军团与红3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和总前委书记。10月,红一方面军攻克吉安,成立江西省苏维埃政府.

1月
毛主席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5月
毛主席发表《反对本本主义》
10月
 中央革命根据地, 中央苏区形成
第一次反围剿

1930年10月,蒋介石纠集10万兵力,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红一方面军4万人,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共歼敌1.3万多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

1931
1月
中共苏区中央局成立

1931年1月15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县小布成立。在周恩来未到任前,由项英、毛泽东先后代理

2月
第二次反围剿

1931年2月,国民党当局又调集20万军队,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红一方面军,仍坚持“诱敌深入”的方针,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在5月中下旬,连续取得五场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7月
第三次反围剿

1931年7月,蒋介石亲自任总司令,随带英、日、德军事顾问,率兵30万人,依仗重兵,采用“长驱直入”战术,分三路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依然使用“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避敌主力,打其虚弱”,前后3个月,歼敌3万多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

9月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11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举行,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并选出63人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项英、张国焘任副主席。大会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苏维埃政权的性质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其“全部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

12月
周总理来到中央苏区
1932
2月
东北全境沦陷
12月
第四次反围剿

1932年12月,国民党调集30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红军在周恩来和朱德的指挥下,采取声东击西,大兵团伏击,集中优势兵力,坚决围歼的作战方针,消灭敌人3个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3
1月
中共临时中央由上海迁入中央苏区
5月
毛主席发表《反对本本主义》
8月20
毛主席发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

这是毛主席一九三三年八月在江西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工作会议上所做的演说.

必须注意经济工作 – Kingdo Station

9月
第五次反围剿

1933年9月, 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对中央根据地,蒋介石动用50万兵力,分路“围剿”中央红军。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李德等人先推行“军事冒险主义”策略,后在敌人的猖狂进攻面前采取“拼命主义”,最后发展成“逃跑主义”,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十月
毛主席发表《怎样分析农村阶级》

这个文件, 是毛泽东同志一九九三年十月为纠正在土地改革中发生的偏向, 正确地解决土地问题而写的, 曾由当时中央工农民主政府通过, 作为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标准.

怎样分析农村阶级 – Kingdo Station

1934
1月23日
毛主席发表《我们的经济政策》
1月27日
毛主席发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10月
开始长征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1935
1月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

10月
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2月27日
毛主席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936
2月
1936年2月,毛主席填词《沁园春·雪》

10月
红一, 红二, 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长征结束

12月
毛主席发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2月12日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提出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逼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12月28日
毛主席发表《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
1937
5月3日
毛主席发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7月7日
七七事变
9月
国共第二次合作, 全国抗日统一民族战线形成
9月22日
取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号,名义上加入国民政府
12月
南京沦陷